反射爐的介紹
反射爐
反射爐是以粉煤或重油燃燒的高溫煙氣將爐內物料加熱,或完成氧化或還原等熔煉作業過程的傳統設備。反射爐具有結構簡單,對原料及燃料的適應性較好,爐體壽命長,操作方便,容易控制,作業率高,適合大規模生產,徨產中耗水量較少等優點。因此,反射爐熔煉銅精礦為銅锍,精煉粗銅為陽很 銅,熔煉陰很 銅為線錠,熔煉銅鎳礦為鎳锍,還原錫精礦為錫,熔煉鉍精礦和正理鉛浮渣,熔煉陰很 鋅,熔煉再生金屬和合金等方面都*廣泛的應用。目前,反射爐熔煉約占世界銅總生產能力的30%~40%。反射爐生產的主要特點是燃料消耗較大,熱效率較低(一般只有15%~30%),造锍熔煉反射爐還存在脫硫率低及煙氣中二氧化硫濃度低、不能加以回收致使污染環境,占地面積大,消耗大量耐火材料等缺點。
銅熔煉反射爐
一、銅精礦熔煉反射爐
目前,大型熔煉反射爐的長度一般為28~35m,若在爐頂分段供熱時,可長達40m左右。反射爐寬度為7~11.5m。由于采用吊掛式爐頂,允許有較大的爐子寬度,以利于強化熔煉。由爐底到爐頂的爐膛高度為2.8~4.27m。熔池深度多在0.8~1.2m。熔煉反射爐生產是連續的,使用的燃料是粉煤或重油。反射爐爐頭操作溫度一般為1450~1500℃,出爐煙氣溫度一般為1150~1200℃。所以需附設余熱鍋爐以利用廢煙氣的熱量。二、熔煉反射爐的構造
熔煉反射爐是由耐火砌體和金屬骨架組成。耐火砌體的結構分為爐底、爐墻和爐頂。
(一)爐底連續作業銅熔煉反射爐爐底直接砌筑在耐熱混凝土的基礎上。基礎要求耐溫850℃以上。爐底為燒結整體爐底,燒結爐底一般由以下各層組成(由下而上),其總厚度一般為1100~1400mm。石棉板和石英砂(約50mm);保溫磚層(厚115mm);粘土磚層(厚345~460mm);鎂鋁磚層(厚380mm);燒結層(厚200~500mm)。燒結層材質,根據爐渣成分不同可以分別采用石英質和鎂鐵質兩種。
鎂鐵燒結層是由冶金鎂砂、氧化鐵粉和鹵水搗筑后燒結而成,原料要求及配料比見表1,表2。鎂鐵燒結層的特點是致密堅實,不易滲漏,使用壽命長(大于10年)。國內連續作業銅熔煉反射爐均采用該種材質。采用鎂鐵燒爐底在生產中易產生爐結,使爐底上漲,需要定期加鐵塊洗爐。
表1 鎂鐵燒結爐底原料條件表原料名稱
要求化學成分/% ?!《?mm 備 注 冶金鎂砂
MgO CaO SiO2 H2O >78 <3.5 <5 <0.5 粗砂 3~6 中砂 1~3 細砂 0~1 使用前*在120~150℃的溫度下烘干 氧化鐵粉
FeO+Fe2O3 Fe3O4 SiO2 >95 越少越好 <4 0.147~0.104
1.熔點要低于1400℃;
2. 使用前應在120~150℃的溫度下烘干鹵水
密度控制在1.3~1.4kg·L-1之間
當然了,反射爐也許用到許多耐火材料。
上一篇: 熔鋅專用澆注料
下一篇: 解析耐酸澆注料的化學成分及使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