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磚_硅質耐火磚

SiO2含量在93%以上的耐火磚稱為硅磚。硅磚是以石英石(硅石或石英砂)為原料,粉碎后加人適量的粘結劑(石灰乳或亞硫酸紙漿廢液)、礦化劑(鐵粉)及部分硅質熟料(或廢硅磚粉),經混合、成型、干燥后,在1400-1430℃的窯爐中焙燒而成。硅磚屬于酸性耐火材料,具有良好的抗酸性侵蝕能力,它的導熱性能好,荷重軟化溫度高,一般在1620℃以上,僅比其耐火度低70-80℃。硅磚的導熱性隨著工作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沒有殘余收縮,在烘護過程中,硅磚體積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硅磚是焦爐上較理想的耐火制品,現代大中型焦爐的重要部位(如燃燒室、斜道和蓄熱室)都用硅磚砌筑。
在烘爐過程中。硅磚最大膨脹發生在100-300℃之間,300℃之前的膨脹量約為總膨脹量的70%-75%。其原因是Si02在烘爐過程中出現117℃ 、 163℃ 、 180-2 70℃和573℃四個晶形轉化點,其中180 –270℃之間.由方石英引起的體積膨脹最大。
決定硅磚熱穩定性好壞的關鍵是真密度,真密度的大小是確定其石英轉化的重要標志之一。硅磚的真密度越小,其石英轉化越完全,在烘爐過程中產生的殘余膨脹也就越小。
在硅磚中,鱗石英晶體的真密度最小,線膨脹率小,熱穩定性比方石英和石英好,抗渣侵蝕性強,導熱性好,荷重軟化溫度高,是石英中體積最穩定的形態。燒成較好的硅磚中,鱗石英的含量最高,占50 %-80%;方石英次之.只占10%一30%;而石英與玻璃相的含量波動在5%-15%。
當工作溫度低于600-700℃時,硅磚的體積變化較大,抗急冷急熱的性能較差,熱穩定性也不好。若焦爐長期在這種溫度下工作,砌體就很容易碎裂破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