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的發展歷程
一、耐火材料的起源
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時代的耐火材料,工業革命前后高爐、焦爐、熱風爐用耐火材料,近代后期新型耐火材料及其制造工藝,現代耐火材料制造技術及主要技術進步,以及對未來耐火材料發展的展望,耐火材料與高溫技術相伴出現,大致起源于青銅器時代中期。
耐火材料的三大發展階段
東漢時期(公元25~220)已用粘土質耐火材料做燒瓷器的窯材和匣缽。
??? 20世紀初,耐火材料向高純、高致密和超高溫制品方向發展,同時發展了完全不需燒成、能耗小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和高耐火纖維(用于1600℃以上的工業窯爐)。前者如氧化鋁質耐火混凝土,常用于大型化工廠合成氨生產裝置的二段轉化爐內壁,效果良好。
??? 50年代以來,原子能技術、空間技術、新能源開發技術等的迅速發展,要求使用耐高溫、抗腐蝕、耐熱震、耐沖刷等具有綜合優良性能的特種耐火材料。
二、耐火材料在中國的發展
20世紀初,耐火材料向高純、高致密和超高溫制品方向發展,同時出現了完全不需燒成、能耗小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和耐火纖維。現代,隨著原子能技術、空間技術、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具有耐高溫、抗腐蝕、抗熱振、耐耐火材料沖刷等綜合優良性能的耐火材料得到了應用。在中國有許多工廠生產耐火材料產品。中國有豐富的資源,也正因為這方面的原因,各大外國投資商也來到國內一展身手,展露頭角。
在中國的東北部,是耐火材料供應商極其豐茂的地區,導致其他國外投資商對其的出口低價格產生了質疑,從而在2003年由歐盟提出對中國耐火材料新產品的反傾銷,限制了產品對歐盟的出口。2006年中國為保護原材料資源的大量流失,對部分行業進行了減免出品退稅,以此極大地限制產品的出口。但這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一些國外的品牌銷售,因為它們擁有幾十甚至上百年的銷售生產經驗,并極大地占有了市場,也創立了它們在各大洲的品牌效應。
三、發展具有綜合技術水平的耐火材料產業
綜合技術水平的耐火材料產業,不僅指生產出的耐火材料產品具備質量好、環保、輕質等優質特點,同時也指生產耐火材料的匹配設備具有壽命長、性能好、產量高等優質特點。綜合技術水平的評定因素,涉及耐火產品和生產設備等一整套工藝流程,以及高水平的產品研發、監督管理人員等因素,這些因素綜合評估的結果決定了耐火材料產業的綜合技術水平。
此外,耐火材料整體承包企業還必須對鋼鐵企業要擁有一定的耐火材料新產品開發和質量改進的自主權,方可以根據鋼企高溫設備不同部位對耐火材料侵蝕損壞的差異,依靠企業技術優勢對不同部位用的耐火材料進行優化配置,充分發揮耐火材料的使用潛力,提高耐火材料使用壽命,降低鋼企對耐火材料的消耗。耐火材料整體承包模式由于其獨特的優勢和強大的適應能力,未來將成為鋼鐵行業乃至所有高溫工業一致認可并普遍應用的一種先進的主流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