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窯焙燒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隧道窯是加工耐火磚的重要設備,隧道窯的品質跟燒制而成的耐火磚質量有這直接關系。隧道窯燒制過程中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隧道窯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條件如溫度、風向、氣壓、原料、生產工藝、磚坯質量及操作人員等因素的影響.發生問題在所難免。但只要我們能夠及時發現、事實弄清、正確判斷、妥善處理,問題都不難解決.可將其影響降到小,損失減至低,或沒有損失都是可能的。
潮塌
預熱帶的磚坯因吸潮、凝露、軟化而致坯垛倒塌,嚴重時磚坯變成一堆稀泥。原因是入窯磚坯太濕,用閘不當.水排不出去,以及碼窯欠妥,坯垛穩定性不好。
預防措施:盡量減少入窯磚坯的水分,對一次碼燒隧道窯宜將碼好磚坯的窯車在窯外靜停一段時間,使磚坯自然脫水。并采用橋式閘,及時排出潮氣。碼窯時坯垛應平、穩、直、正,不要讓相鄰磚坯靠攏,留出不小于15mm~20mm的縫隙,使坯垛通風良好。
處理辦法:從進車端拉出已倒塌坯垛的窯車,清理干凈哈風洞里的廢坯后才能把拉出來未倒塌的窯車頂進去.改變用閘,以潮塌坯垛后面一個車位的閘為最高閘,如在3號車位潮塌,則應以4號車位的閘為最高閘。
焙燒倒窯
焙燒帶的磚垛倒塌,如果是碼窯不當.倒下來的磚沒有嚴重變形;如果是焙燒溫度太高。超過了燒結溫度范圍的上限.磚坯軟化甚至熔化。倒下來的磚嚴重變形顏色變深,甚至粘結成像巨石的整體。此時的辦法是從窯的出車端逐一拉出窯車.直到拉出倒磚的窯車,清理干凈哈風洞里的碎磚和軌道沙溝.才能進車。
原因是焙燒失查.沒有及時發現窯內高溫采取降溫措施.以及內燃過高沒有在焙燒初期低溫耗煤,等磚垛到了高溫帶已無法控制。
預防的辦法是:及早發現高溫傾向,如揭開火眼時窯內磚出現耀眼的白色.甚至磚垛有些搖擺。就是很危險的信號,應降閘限氧,對在保溫帶有余熱閘的應立即高提余熱閘.把從出車端來的風拉走,使焙燒嚴重缺氧.限制火勢。如果沒有余熱閘則可以用報紙等遮擋出車端的磚垛,阻止進風,同時進車,把高溫磚垛推到較低溫度的保溫帶。嚴格控制內燃摻量,不許超標。
焙燒帶出現高低溫
焙燒帶火焰呈櫻桃紅色或淺紅色.明顯要出生磚,溫度提不起來。
原因可能是:內燃偏低、用閘不當、低溫段已基本耗盡內燃、到高溫段已無煤可燒而燒窯工又未能及時發現。當供風不足出現低溫時,從火眼投入煤粉,火焰行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反之,火焰迅速跑了,說明風量太大,把熱吹跑了,溫度升不起來。此時,可把干的木柴或拌有廢油的木屑.從保溫帶和焙燒帶附近的火眼投柴救火。
對因供風不足而出現的低溫還應緩步加高風閘,增加風量,但不許猛提高閘,否則會吹滅余火。對因風量太大而出現的低溫.則應降閘減風或擋一下出車端磚垛限風.在保溫冷卻帶有余熱閘的應立即落閘關閉。
焙燒帶火不下底
焙燒帶坯垛上部溫度高而底部溫度低.原因可能是炕腿碼磚不合理。如果炕腿太稀太高,通風量太大,熱量全被吹走;反之,如果炕腿太密,通風嚴重不足,火也燒不起來。對于普通實心磚來說,相鄰兩磚坯之間的間隔(風道)宜不小于30mm、不大于55mm,風道高不小于115mm、不大于370mm,推薦選用240mm為佳。
一旦已經出現火不下底,可以高提首閘(緊靠焙燒帶的閘)。把面火拉下來,并從該處火眼投放干柴或拌有廢油的木屑.并密切觀察,一旦底火溫度起來應立即停止投柴并緩慢落首閘。恢復正常焙燒。
中火超前,邊火滯后
焙燒帶坯垛中部火勢超前于兩邊兩排以上。同斷面上中部磚坯溫度高于兩邊100℃以上。
隧道窯碼坯時.坯垛兩邊和頂部都必須留有50mm~80mm的間隙。形成一條通暢的風道。而坯垛上磚坯之間的縫隙才15mm—50mm.因此大量風從坯垛兩側快速通過。帶走大量熱能。而中部磚坯熱又散不出去.結果必然造成中火大、邊火弱。
其治本的辦法是堅持中稀邊密的碼窯原則.在整個坯垛的中部留出通風道.其寬度之和應等于坯垛兩側與窯墻的間隙之和,以平衡斷面風速,坯垛斷面上留出的通風道宜中間寬、兩邊漸窄。碼成若干個坯垛。使在窯車上的坯垛形成縱橫風道。更有利于減少斷面溫差。如果窯高較高,可以在坯垛上部用幾塊“拉條坯”把相鄰坯垛連起來以增加坯垛的穩定性。
上一篇: 提高高鋁磚抗蠕變性的三種途徑
下一篇: 成品磚掉角、螺旋紋或S形裂紋的原因及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