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的蝕損形式主要是磨蝕和剝落
綜合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的經驗,耐火材料的蝕損形式主要是磨蝕和剝落。
一、磨蝕:磨蝕是指耐火材料表面的機械蝕損,它是由輥壓、磨擦、沖擊、含顆粒或不含顆粒的高速熱氣流、爐料或爐氣中的塵粒沖刷引起的。在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期間,爐內煙氣側的耐磨耐火澆注料處于高速的爐料或飛灰之中。因為磨蝕是一種機械現象,因此保持耐磨耐火材料的機械強度是十分重要的。耐磨耐火澆注料的耐壓強度和抗折強度是影響材料耐磨系數的重要的因素。
二、剝落:剝落是指因外力而非內因導致的耐火材料損壞。下列原因可導致剝落:
A、啟停爐時溫度變化而引起的熱應力;
B鍋爐運行過程中,變質層和原始層之間所引起的結構應力;
C機械應力;
D內部氣壓誘導力。
1、結構剝落
使用期間,由于材料組成和礦相結構改變而 引起的性能變化,以及小的溫度差而引起的內部 應力,會使耐火材料表面附近的變質層發生結構剝落。變質層通常以薄的或厚的剝層或剝片狀剝落。耐火材料表面過熱產生的液相形成玻璃質層 或致密層。由原始層和變質層交界處附近的收縮 和溫度變化而引起的應力增加會導致材料升裂。
2、熱剝落
當耐火材料表面被加熱時,其內部和表面之間就會產生大的溫度梯度,從而導致很大的應力。材料內部的溫度分布和溫度差的存在,導致應力的變化,溫度梯度隨時間的變化也導致材料內部應力的變化。比較加熱和冷卻時的應力可知,當材料被加熱時,材料表面產生壓應力,而中心產生拉應力。 由于耐壓強度通常比抗拉強度高好多倍,因此壓應力是不大可能造成材料損壞的。實際上,與加熱相比,材料冷卻時其表面更易產生裂紋。然而當材料快速加熱時,由于材料表面背后產生拉應力、壓應力超過耐火材料的耐壓強度,將導致材料開裂,所產生的開裂將引起表面剝落。因此,突然加熱或冷卻會造成對火材料意想不到的損壞,所承受的熱應力不能超出其性能和形狀所允許的極限。
3、機械剝落
機械剝落是一種作用于爐襯局部的非均勻機械力而導致的應力集中所造成的破壞現象。這種剝落是由于不同耐火材料間以及不同金屬結構間的熱膨脹差異造成的損壞。機械剝落通常與不合理的爐襯設計和不合理的膨脹縫有關,一般與耐火材料性質無關。
上一篇: 廢舊耐火磚和鎂鋁尖晶石磚的三點不同之處
下一篇: 輕質澆注料的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