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狀剛玉發展階段
板狀剛玉在國內發展的歷程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初期接觸階段、了解發展階段、嘗試生產階段、發展壯大階段。
1、初期接觸階段
20世紀70年代,武鋼07工程采用了以美國產板狀剛玉為原料生產的高鋁磚,使國內耐火材料行業才接觸到板狀剛玉。隨著寶鋼的開工建設,引進了一些高檔耐火材料制品的生產技術,如滑板、連鑄三大件等,由于生產需要,必須從美國鋁業公司進口板狀剛玉作為其主要原料。
2、了解發展階段
1992年美國鋁業公司贈送給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一批板狀剛玉顆粒料。經過該院的深人剖析,對板狀剛玉才有了較透徹的了解。之后,美國鋁業公司又將該產品引入中國并推廣應用。由于受到美國鋁業公司技術控制,國內企業難以獲得其生產技術。為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對燒結剛玉的發展十分重視“八五”、“九五”發展規劃都作為重要課題攻關。20世紀90年代,天津大學沈繼耀教授課題組與原梅河口砂輪廠技術人員進行了電熔法試驗,并通過了技術鑒定。但由于使用技術的限制,其試驗未達到預期目的,產品性能、理化指標達不到使用要求,因而未形成市場供應。
3、嘗試生產階段
與此問時,山東鋁業公司建設1座直徑200 mm 的豎窯用來試驗生產燒結板狀剛玉。1996年,濟南市平陰魯耐新型材料廠在山東鋁業公司試驗的基礎上試建了1座直徑為400 mm的豎窯生產燒結板狀剛玉。由于還沒有探索出高溫豎窯生產板狀剛玉的技術訣竅,最終沒有實現燒結剛玉的工業化生產,該產品依舊由美國鋁業公司壟斷。
1999年,漢中秦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廣泛考察研究的基礎上,以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和陜西冶金設計院為主,聯合濟南市平陰魯耐新型材料廠的技術人員,于2001年修建了1條年產4000 t燒結板狀剛玉生產線,于2002年9月生產出了滿足用戶使用要求的產品,揭開了燒結板狀剛玉國產化大規模生產的序幕。
上一篇: 耐火澆注料的配方設汁
下一篇: 耐火磚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