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球的耐磨性影響因素
耐火球的耐磨性是其抵抗固體、液體和含塵氣流對其表面的機械磨損作用的能力。
在許多情況下,耐火球表面由機械磨損作用而造成的危害往往是很嚴重的。它常常是耐火球由其工作表面損耗的直接原因。有時,它比化學侵蝕危害還大,或者是由化學侵蝕作用引起的危害,常常由于機械作用而加劇。因此,耐火球的耐磨性是一項重要的性質。
耐火球耐磨性取決于材料的組成與結構。當材料為單一晶體構成的致密多晶體時,其耐磨性主要取決于組成材料的礦物晶體的硬度。硬度高,材料的耐磨性高。當礦物晶體為非同向性時,晶粒細小,材料的耐磨性較高。當材料由多相構成時,其耐磨性還與耐火球的體積密度或氣孔率有直接關系,也與各組分問的結合強度有關。因此,在常溫下對某一種耐火球而論,其耐磨性與其耐壓強度成正比,燒結良好的耐火球其耐磨性也較好。耐火球的耐磨性與溫度有關。有的耐火球如硅質耐火球,一般認為它在一定溫度下(如在700~900℃以下的彈性范圍內),溫度愈高耐磨性愈低,即可認為當溫度提高后隨著彈性模量的增加,耐磨性有所降低。當溫度升高,達到彈性模量的最大值后,隨彈性模量的降低,耐磨性反而有所提高。如硅酸鋁質耐火制品在1200~1350℃時,耐磨性甚至優于常溫者。當溫度進一步提高,達1400℃以上時,因耐火球中的液相粘度急劇降低,耐磨性隨之降低。有的耐火球如含鉻質制品,隨溫度升高,耐磨性增加。
上一篇: 原材料緊缺和重污染天氣預警將成為今年耐材生產的兩大難題
下一篇: 低蠕變耐火球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