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B鍋爐耐磨耐火澆注料、烘爐、酸洗施工經驗及控制要點要點
CFB鍋爐耐磨耐火澆注料、烘爐、酸洗施工經驗及控制要點要點:
1.施工應具備的條件
1.1爐膛及風室(水壓試驗后)
一次、二次風管、給料管、儀表套管、排渣管及返氣管、人孔門框都已安裝完畢,爐膛鰭片拼接縫全部焊接結束,鍋爐管拼接處及吊裝脫落的銷釘補焊完,焊瘤打磨光滑,布風板風帽安裝完畢。
1.2回料系統
按鍋爐廠設計要求及安裝程序,回料閥儀表開孔(含套管)以及高壓風管全部安裝完畢,布風室風帽安裝結束,人孔門框安裝*位,設備已安裝驗收。
1.3旋風分離器
安裝*位,所有的拼接焊縫滿焊完,人孔已安裝好,儀表開孔或套管安裝完,安裝臨時的支撐金屬焊接件已撤除,爐膛出口與分離器進口間的膨脹節已安裝定位。
1.4旋風分離器進、出口煙道
安裝結束,所有的拼接焊縫滿焊符合要求,進、出口煙道與受熱面連接的出口柔性膨脹節的安裝尺寸已定位。
1.5外置床(受熱面安裝前)
殼體安裝*位,隔墻板及風嘴和儀表管以及吹灰管都安裝完畢,且結構體安裝已驗收合格。
1.6冷渣器
冷卻冷渣器的隔墻板、風帽和儀表管以及進渣和排渣管都已安裝完畢,設備安裝已驗收合格。
1.7一次風道
在全部組裝并安裝*位,外部加強筋焊接完,看火孔管及油槍孔以及儀表套管安裝完,具備內襯施工條件。
1.8外部條件
所有的人孔門及走道鋼架及平臺扶梯和欄桿安裝完畢,具備*的運料砌筑條件。
2.施工的*、難點和質量控制要點
根據我公司多年的實踐經驗,要本項目鍋爐的*、*、長壽運行,我們認為,在耐磨耐火材料的設計、制造、安裝上需把握一個*、一個難點、一個關鍵。
2.1*部位:爐膛密相區
爐膛密相區是本項目鍋爐四個外循環和一個自循環的*。在密相區四周有許多開孔,包括返料口、與外置床的接口、給煤口、排渣口、一、二次風口、門孔、測溫測壓孔等,大小共有數十個。該部位溫度高、物料濃度高,流速快,襯里磨損大、施工復雜,是需*的部位。
材料選用較高的抗磨損性,較小的線變化,較好的抗冷熱急變性的耐磨澆注料,各開孔區周邊的澆注料中添加2%耐熱不銹鋼纖維。給煤口等易磨損部位采用超高強度耐磨耐火澆注料完成。
在施工上應采取一系列相關措施,如在布風板四周與爐墻交接處設置閉式熱膨脹縫,用陶瓷纖維毯鑲嵌;在施工保溫料前,風管表面處涂刷瀝青,防止風管膨脹擠垮澆注料,管徑小于159mm的涂1mm,大于159mm涂2mm厚,穿管處澆注料孔徑與管外徑相同,并且給煤口和波煤風管需找正,*線符合要求;在返料口、給煤口以及風管口應適當補焊各類爪釘;模板要求制作精良,嚴格按圖紙要求支設“Z”型膨脹縫,平整結實,接縫嚴密,且在表面涮上脫模劑,以便脫模;在爐墻上端與管屏交接處需圓滑過渡,以防止積灰以及湍流對水冷壁的磨損;在整體爐墻上按設計留設膨脹縫(需離開孔洞邊緣400mm以外)并跳塊施工,通常尺寸為600~800×1000~1200較好,縫寬為2mm。
2.2難點部位:返料閥
返料裝置是*級分離的循環通路。返料閥部位有可能形成二次燃燒,溫度較高,熱震頻繁,灰濃度高。
該部位由下行流道、水平流道、上行流道、斜向流道組成。幾何形狀復雜,內徑小,修理困難,是整臺爐施工的難點部位,澆注施工需一次成功。
材料選用方面要選用較高的整體強度,較小的耐磨損性及良好的熱震穩定性能的材料。
在施工方面,應嚴格制訂施工方案;科學合理設計模具。轉角部位耐磨磚取消,改用耐磨澆注料成型,采用Y型爪釘錨固,間距150mm×150mm。施工耐磨澆注料層時,應選好的模板的施工拼接縫,避開陰陽角,保持圓滑過渡,防止出現人為的施工縫,其膨脹縫的留設應布置合理;在澆注時采用插入式振動棒充分振動,做到不漏振,該部位的整體強度。
2.3關鍵部位:分離器部位
旋風分離器進口區域,是決定分離效率的關鍵,其中靶區是耐火材料使用條件苛刻的部位。
該部位流速高且急轉,可謂是風口浪尖。頂部倒掛材料很 易塌落。
靶區選用特制的耐磨性能、小的線變化率、好的熱震穩定性自流式澆注料。
關于更多澆注料詳細情況,請關注:www.sshma.cn
上一篇: 輕質澆注料的常溫耐壓強度較高及使用方法
下一篇: 分析耐火澆注料的觸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