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耐火澆注料使用說明
1、本說明書適用于所有致密低水泥澆注耐磨耐火材料的施工。
2、耐磨耐火澆注料己按配比計量準確,考慮到添加劑的時效性,將骨料與粉料分別包裝。骨料用塑料編織袋包裝;粉料用塑料編織內套塑料薄膜包裝。兩袋骨料加一袋粉料,加水5.5—6.5%為最小配料單位。
3、運輸、貯放
3.1運輸應視出廠與施工現場距離而定,較短的(允500km以內)可選擇汽車運輸,較遠路可選用火車發運。
3.2耐磨澆注料通常用塑料編織袋包裝。應放置于干燥通風良好、避免強光直接照射或溫度過高的地方。
4、產品最佳有效期為六個月。
5、設備:
5.1混合設備采用強制式攪拌機
5.2澆注施工采用高頻振動棒,并具完整的零星工具(瓦刀、抹灰刀、小鏟、小推車、桶)等。
5.3采用潔凈的生活飲用水,以保證澆注料正常凝固和硬化(PH值6.5-7)
5.4做好防雨、防淋措施。
5.5工地應具完整的安全措施。
6、混料
6.1施工現場氣溫在+5-30℃為最佳,如氣溫過高應采取降溫措施,冬季施工應有良好的保溫措施。
6.2按實際施工部位的難易程序,確保每次的攪拌量,一般為4袋骨料加2袋粉料。攪拌時先將骨料和粉料全部倒于攪拌機中干混30秒鐘左右(消除運輸過程中的顆粒偏析),然后緩慢加入全部施工用水(用帶刻度的容器測量加水量,加水量需準確),混合4-6分鐘,使其充分混合。特別注意加水量是極其重要,加水太多,凝固時間延長,耐磨材料的機械強度降低;加水太少,無法振動,強度低,旋工部位不能完全充填耐火材料,材料不易密實。加水量應根據澆注現場的環境溫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允許偏差±0.3-0.5%)
7、施工
7.1模板:表面光滑,并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支撐需牢固,尺寸準確,防止在施工過程中產生位移和變形,模板接縫處結構嚴密不漏漿。用硬雜木做模板時須經潔凈水浸泡后使用,以防變形,模板工作面應涂適當的脫模油。
7.2金屬錨固件:在其表面需涂上瀝青或包裹塑料,以減免界面熱膨脹差異所造成的不良應力。
7.3澆注施工:
將充分混合的澆注料倒入模中,并及時振搗。每次加料厚度控制在200—300范圍內,振搗程序以大量排出料中氣泡,表面輕微泛漿為宜。每個振搗點的間距控制在200左右,大面積施工需連續分段進行,盡量減少施工縫,接口處呈凹凸形,一邊加料,一邊振搗。振動應保證模型每個角落充分填實,以獲得最佳的機械強度,每個區域的模板應完全支好,不得間斷。在交換振搗點時,需緩慢插入或退出,以免產生振搗孔,每層振搗完畢,不需抹平,保持自然即可,每層加料后應在20 分鐘內全部振搗完畢。
8、脫模
通常在施工結束后12小時(冬季應適當加長)方可脫模,脫模進須輕輕敲打模板,防止野蠻施工,損傷施工體。烘爐前應做到盡可能通風排濕,經自然養護3天以上后方可進行點火烘爐(在濕度大、氣溫低的季節,自然養護時間應盡可能長)
9、熱養護
耐磨耐火澆注料的熱養護遵循本廠熱養生技術規范要求。
上一篇: 酸性高溫膠泥可以帶溫操作
下一篇: 影響磷酸鹽 澆注料功能的要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