鋯剛玉澆注料配方
鋯剛玉澆注料,主原料是電熔AZS廢料或用后電熔鋯剛玉磚,結合劑一般都采用磷酸和粘土或磷酸鹽溶液。由于磷酸或磷酸鹽的引入;不只是腐蝕性增加而且也給制品的貯存運輸帶來不便,因為它在高溫下發生P2O5,轉移、揮發,并和粘土一樣與耐火材料的某些物質生成低共熔點組成,從而降低了材料的荷重軟化溫度和抗侵蝕能力。直到1993年,才開發出一種比較理想的結合劑—AZS復合結合劑,并應用到AZS無水泥澆注料中時,使材料的高溫強度等高溫使用性能得到提高。
應該說,包括AZS無水泥澆注料在內的所有鋯剛玉澆注料的顆粒和粒度組成等主要是沿襲傳統做法,而AZS復合結合劑的研制成功,確實標志出鋯剛玉澆注料結合技術的進步。
AZS復合結合劑由電熔AZS細粉、SiO2和A12O3超細粉以及外加劑CF等組成。
AZS復合結合劑的主要原料為電熔AZS細粉,由于其粒度很小(全部小于62μm),具有較高的表面能,一旦與骨科相混合,很容易附著于骨料顆粒的表面。當骨料為電熔AZS材料或廢AZS磚時,AZS細粉便與其在干燥或燒結過程中形成自結合或直接結合的結構,從而使材料在干燥后具有較高的強度,燒結后強度則更高。
AZS細粉的加入,同時也改善了AZS澆注料的化學和礦物組成的不均質狀況,減少了復合結合劑的其他組分對材料高溫性能的影響。此外,AZS細粉在加工過程中受機械外力的作用,其內部和表面結構都發生一定程度的畸變,粉料的比表面較大,其粒子處于具有一定活性的狀態,故對降低AZS澆注料的燒結溫度、促進燒結過程均有好處。
SiO2和Al2O3超細粉配合使用,有利于材料在高溫下實現部分莫來石化,并減少材料在高溫下的玻璃相,從而改善材料的使用性能,提高其荷重軟化溫度和抗侵蝕能力。外加劑CF的引入能防止復合結合劑粉料的團聚現象,并有助磨劑和分散劑的作用,且能增強澆注料的流動性。CF中解離出來的Na+對復合結合劑的凝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