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素煅燒爐用耐火磚
煅燒爐爐體從結構上可分為煅燒罐、燃燒火道(包括燃燒口)、各種通道和外墻等部位,而從高度方向或從所采用的材質上可分為底部黏上磚段,中部硅磚段和頂部黏土磚段。
1.底部黏土磚段
這部分包括:煅燒罐下部黏土磚砌體、底部的預熱空氣道,相應高度的外墻砌體。
砌筑前,應仔細復查支承板表面的標高,平整度和板上各下料口的中心線、尺寸,
一般,先在支承板表面上鋪一層5?8mm厚的石棉類隔熱板,然后鋪一層0.5mm厚的薄鋼板,作為砌體的滑動層。
按照所畫的中心線及磚層線,從煅燒罐的F料口開始砌磚,接著砌其他部位砌體.煅燒罐的下料口砌體形成后,仔細檢査各組煅燒罐(包括相鄰煅燒罐)中心線是否符合要求。當砌筑有預熱空氣道的磚層時,應隨砌隨清掃,外墻的各種砌體均隨著煅燒罐的相應磚層依次砌筑,這包括黏土磚、黏土質隔熱耐火磚、紅磚等。內、外墻的砌筑都要拉線,以保持墻面平整和垂直。
2.中部硅磚段
這段是煅燒爐最重要的部位,包括煅燒罐的硅磚段、各層燃燒火道、隔墻及四周墻。它們都是用砟磚砌筑,硅磚確體外面還有黏土磚、黏土質隔熱耐火磚、紅磚組成的外墻。在黏上磚外墻中還有各種通道口。
硅磚砌體一般采用摻有水玻璃的硅質耐火泥漿砌筑。砌體磚縫的允許厚度力:煅燒罐和火道蓋板1?3mm,火道隔墻四周墻2?4mm。
2.1煅燒罐的砌筑
煅燒罐是一個中空長方形的柱形體,橫斷面很小(1660mm×360mm),高度卻很高(有的罐高達8m)。罐體各磚層均由異型磚組成。煅燒罐砌磚時,應先干排驗縫,然后從兩端向中心砌筑。
罐體保持正確的內形是施工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砌筑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橫斷面尺寸和各組煅燒罐、相鄰煅燒罐中心線的間距。因此,每砌1?2層磚就要檢査一次。由丁爐子生產時爐料為由上往下降落,所以砌體的表面嚴禁有與排料方向逆向的錯牙,而且順向錯牙也不應大于2mm。煅燒罐硅磚段砌完后,要檢査垂直度,其誤差不得大于4mm,一般每砌一步架應用托線板檢查。此外,還應隨時用靠尺檢查砌體表面的平整度,并使各罐體相應磚層的標高一致。
煅燒罐罐壁較薄,有的僅80mm厚。為了防止氣體竄漏,在砌筑每層火道的蓋板前,罐壁砌體內、外磚縫應用泥漿勾嚴。
煅燒罐砌磚可在罐內設置的吊架上進行。吊架由若干節鋼筋鉤(每節長1200~1500mm)組成,中間鋪設木板,借助爐子的構架,擱放橫梁,用以懸掛吊架。隨砌體上升,逐節摘鉤返跳。
2.2各層燃燒火道的砌筑
煅燒爐的燃燒火道位于煅燒罐的兩側,由異型磚組成,一般有7~8層。砌筑前,先下排驗縫,然后拉線從端向另一端砌筑。砌筑時,要經常檢查斷面尺寸,確保磚縫泥漿飽滿,并保持砌體清潔。每層火道蓋板砌筑前,應徹底清掃底面和墻面的殘存泥漿和雜物。同時,還要檢査蓋板磚下砌體上表面的平整度,采用拉線法檢査,其誤差值為:在每米長度內不得大于2mm,在全長內不得大于4mm。砌蓋板磚時,應隨砌隨清除下部擠出的泥漿,每層火道砌完后,還應檢査蓋板磚面的標高。
上一篇: 煙道莫來石涂抹料施工說明
下一篇: 耐火材料驗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