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磚的鋪灰與灌漿
1)鋪灰。
鋪灰是在已經(jīng)砌好的耐火磚磚層上(墻磚或底磚等),用泥漿鋪成所需要的厚度,以便盡快砌筑上一層的磚的方法。耐火磚的鋪灰,有的一次只鋪砌一塊磚用的泥漿,也有將泥漿鋪得長一些的,以便能連續(xù)砌幾塊磚。采用鋪灰法應注意泥漿的失水性,如果鋪灰過長,泥漿的水分會被磚吸收,砌縫厚度的調整和磚的矯正就無法進行,并且降低與磚的粘結性,因此應該注意鋪灰長度。
砌筑耐火磚的鋪灰厚度,應比砌體的設計灰縫稍大一些。這是因為砌磚時,在磚的自重作用下泥漿會浸入磚的氣孔中,此外還要使泥漿擠出,新砌的磚也需要進行矯正。
砌筑較大的異形磚或耐火混凝土預制塊時,應將耐火泥漿鋪在砌體上,泥漿稠度應略大于正常砌筑的打灰泥漿。操作時,先將泥漿以點狀形式堆在砌體上,然后涂抹平整,鋪灰的厚度應比規(guī)定的灰縫厚度大1~2mm,鋪灰面積略大于將砌的整塊磚。
(2)灌漿。
灌漿是在鋪砌爐底紅磚或砌筑一磚以上的紅磚墻時,向砌體內垂直磚縫(立縫)澆灌水泥砂漿的方法,如圖所示。灌漿操作方便迅速,同時可以將砂漿充分灌進垂直縫內,使砂漿與磚緊密地粘結。
每一磚層應在充分灌漿后方可鋪灰,一次鋪灰長度不宜超過兩塊磚長,砂漿應松鋪于磚層上,鋪灰厚度應略厚于規(guī)定磚縫。鋪灰時用磚刀尖呈之字形趕平,立縫處用磚刀尖挑灰壓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