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澆注料的制作工藝以及施工
所謂的耐火澆注料,顧名思義,即是一種具有耐火性能的混合料。一方面,其具有環保的性能。另一方面,它也具有強度高和抗侵蝕性等特點。因此,在現代消防工程中,其是一種常用的材料。下面我們就“澆注料的優勢及其制作方式的簡要介紹”來詳細了解下。
【耐火澆注料的作用及優點】
耐火澆注料廣泛被用于電站,鍋爐,熔鑄爐,焦爐,加熱爐,熱處理爐和感應爐等爐襯不同部位選用。
耐火澆注料以散狀干粉料方式供貨,其中結合劑與散料分開包裝,在進行施工攪拌時同時加入結合劑然后按要求加入清水,(加水量一般為10%-13%)不能超過15%,攪拌后即可采用振搗或搗打施工,產品骨料粒度小,適合于爐子的復雜及管路稠密等地施工
高溫性能好、強度大。使用溫度范圍寬。高溫后基本無收縮,克服了以往耐火混凝土收縮的特點。產品便于儲存、運輸和使用。
使用方法:
1干攪:
環境溫度及水溫:攪拌料水的溫度要求不低于10℃,施工時,攪拌及施工環境溫度不低于5℃,也不能大于35℃。如果在冬/夏季施工,應采取加熱/降溫措施,保證施工和拌料用水及環境溫度合乎要求,以保證施工質量。施工環境溫度為10_-30℃。
(切記:施工用水的質與量及環境溫度的控制,是保證施工質量的先決條件。將袋裝澆注料以每次不超過攪拌機額定容量的20%倒入強制式攪拌機內(把分裝的結合劑同時倒入)先干混1-2分鐘。
2:加水攪拌
先加入需要水量的90%左右,進行均勻地攪拌2-3分鐘。余下的水量視情況進行調整。需要繼續加水的,在加水以后再攪拌1-2分鐘后即可出料供澆注使用。攪拌用水應采用潔凈水,不得使用污水、海水或含有雜質的水。
3:含水量的判斷
為判斷攪拌的水分含量是否合適,可采用一種簡便的“手捏成團”方法試驗:取攪拌用水捏成一個緊密的球團,將球 團拋高約20cm,然后用手接住,如果球團變形而未停,表示含水量正好。
如果球團變形并從手縫流出,則表示含水量過多;如果球團開裂、散落,則表示含水量太少。由于含水量(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響澆注體質量,因此在滿足施工要求的條件下,以盡量減少用量為宜。
針對所使用部位澆筑的厚度,一般是要根據現場施工的爐型大小或者所澆筑的爐型部位有沒有焊接錨固件。澆注的厚度要能夠滿足爐子燃燒室空間的充分利用,還要能夠達到澆注體的牢固,所以澆筑厚度在不影響燃燒室空間大小的情況下盡量加厚能夠爐子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