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式剛玉澆注料特級澆注料
自流澆注料是一種無需振動即可流動和脫氣的可澆注料耐火材料。其特點是在不降低或不顯著降低澆注料性能的條件下,適當加水,無需振動*可澆注成各種形狀的施工體。自流澆注料尤其適合薄壁或形狀復雜無法振動成型的部位使用。
自流澆注料是根據流變學原理,固態流體力學、緊密堆積原理開發出來的高性能澆注料。自流澆注料是在低水泥和超低水泥澆注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由一定顆粒級配的耐火骨料、粉料和*分散劑組成的,其關鍵是超微粉粒度、數量與*分散劑的合理運用,使澆注料能夠自流和自動鋪展開。
自流澆注料與振動澆注料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能在自重作用下流動而無需振動;2.能自動鋪展開并達到振動澆注料無法達到部位;3.可泵送施工,降低勞動強度,加快施工周期;4.減少施工噪聲污染。
目前,評價自流澆注料作業性的主要指標是流動值,自流性能好,流動值越大。影響流動值的因素有顆粒形狀、顆粒級配、粗顆粒與粉料的比例以及分散劑的加入量。與振動澆注料不同的是,自流澆注料顆粒組成的粗、中、細(含超微粉)比例范圍較窄,超出一定范圍*不具有自流特征。
耐火骨料顆粒形狀
通常耐火原料多用鄂式、對輥和圓錐破碎機進行加工破碎,顆粒形狀多為片狀或菱角狀,由于這種形狀的骨料接觸面積大,因此摩擦力大,即材料的屈服剪切應力較大,不利于流動。而外表圓滑則因其互相接觸面積小,故摩擦力小,即屈服剪切應力小,流動性好,所以盡可能采用外觀接近球形的骨料或進行整形處理。
粒度級配
自流澆注料的自流特性主要取決于其粒度組成。在傳統的澆注料中,骨料比較較大,骨料之間有許多直接接觸,這種接觸阻礙了物料的流動性能,因而需要振動才能流動。自流澆注料含骨料較小,基質較多,這樣骨料顆粒之間只有很少的直接接觸,細粉與水形成連續的流體,且該流體由具有適宜的稠度和高密度的顆粒組成,在不喪失流動性的同時又能防止顆粒偏析,從而物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自由流動。
分散劑
可以說,沒有合適的分散劑*沒有自流澆注料。分散劑是一種表面活性物質,它在澆注料中的作用機理是:遇水溶解形成帶某種電荷的膠體,然后被基質中凝聚作用的某些粒子吸附,在粒子表面形成雙電層,從而在粒子間產生靜電斥力,克服粒子之間的范德華引力,使粒子分散,釋放被凝聚粒子包裹水分,潤濕粒子表面,使之具有一定流動性。分散劑的用量一般有一個佳值,少則分散效果不好,錯產生凝聚,增加材料黏度,使材料喪失流動性。另外,基質材料不同,分散劑的選用類型也不同。
超微粉
超微粉的使用澆注料的性能的大大提高,促進了澆注料的更新換代。超微粉具有優良的填充性和潤滑劑。填充性事指超微粉可以填充到材料的微細空隙中,使原來填充在這些孔隙的水分被釋放出來,達到減少用水量、提高澆注料致密度的目的。潤滑劑是指這些超微粉,如硅微粉、氧化鋁微粉觀形貌呈球狀,易與拌和水一起流動,從而帶動骨料一起流動。由于超微粉的活性大,因此在高溫下很 易發生反應,形成有價值的礦物,提高了澆注料的使用性能。
水加入量的影響
自流澆注料良好的流動性能并非是通過簡單地多加水而獲得的。因為多加水并不一定能增加材料的流動性能,而且多加水會嚴重損害澆注料的性能,如降低材料的密度、強度、耐侵蝕性能和耐磨性能等。加水量不足,流動值太小,物料不能正常流動填充,氣泡排不出來;加水量過大,會引起骨料的下沉,從而導致骨料與基質發生分離。
以上內容由平順小編所總結,關于更多澆注料詳細情況,請關注:www.sshma.cn
上一篇: 澆注料的顏色為什么不一樣?
下一篇: 陶瓷纖維澆注料的抗熱震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