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內澆注料脫落原因分析
眾所周知,傳統水泥耐火澆注料,由于水泥用量較高,能夠獲得足夠的常溫強度。但是,中溫時水泥的晶型轉變會使強度顯著降低;且水泥會帶入3%~10%的CaO,與料中的SiO2和α-Al2O3反應,生成低熔點的鈣長石(CAS2)或鈣鋁黃長石(C2AS),從而導致了材料高溫強度和抗侵蝕性的降低。急冷急熱加劇耐火材料事故頻繁,大量文獻指出堿性膨脹系數大,在升溫過程中產生巨大熱應力,因此在烘窯時升溫要慢,使窯系統膨脹補充耐火材料的膨脹發揮補償作用,這是如何使用好耐火材料的關鍵所在。但在實際生產中難以接受10~20多個小時的烘窯時間,發現問題時又直接開啟高溫風機進行快速冷卻窯溫。檢修后為了搶產量,又要求快速升溫,這*必然導致耐火材料的損壞,為二次窯系統溫度升高埋下了誘因。
原燃料的變化是使用了無煙煤之后煤灰分突然大量沉降, 導致窯尾煙室斜坡、分解爐縮口結皮頻繁,需要人工用鐵器工具進行清理,難免造成耐火材料機械損傷;入窯生料飽和比波動大,化學侵蝕,液相堿鹽的滲入使澆注料結構惡化,降低抗熱疲勞性能、熱震穩定性、抗堿蝕能力和與還原氣氛變化能力有相當降低。在開停較頻繁的窯上使用,壽命大為縮短,加上熟料粉塵沖刷、侵蝕,以及窯溫冷熱而發生膨脹,導致窯頭罩、三次風管、篦冷機等多處澆注料發生脫落故障.
上一篇: 抗渣澆注料的性能和用途
下一篇: 耐火骨料在澆注料有哪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