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注料防磨循環流化床鍋爐耐磨技術的研究報告_澆注料廠家_鄭州平順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澆注料防磨循環流化床鍋爐耐磨技術的研究報告
3.主要防磨技術
通過磨損機理可以看出,除爐膛四周水冷壁外,其它磨損均可通過設計優化加以避免,例如適當控制入爐煤粒度,控制風量降低受熱面磨損,合理砌筑耐磨材料,優化受熱面布置等。而爐膛四周水冷壁表面磨損是CFB鍋爐最難以克服的障礙。爐內水冷壁的磨損可以根據磨損的部位不同分為兩種形式,一種叫做澆注料局部磨損,或稱“耐火材料點”磨損,另一種叫做區域性磨損,或稱“耐火澆注料面”磨損。
對于局部磨損,主要與結構有關。容易產生局部磨損的部位有
1.耐磨澆注料的結尾處(或防磨片的結尾處)的磨損;
2.彎曲變形后的管屏;
3.受熱面穿墻管;
4.受熱面彎管;
5.受熱面開孔的地方;
6.不規則的水冷壁鰭片焊縫、焊瘤等施工遺留下的痕跡;
7.管卡受熱膨脹松動造成管間或管子與管卡磨損。
其中前五項在設計階段就已考慮了防磨措施,對于澆注料上部的水冷壁 早期 采取的防磨措施為加裝防磨護瓦和設置軟著陸平臺,由于防磨護瓦及軟著陸平臺上部的水冷壁管磨損仍然很嚴重,現在該技術已很少采用,目前普遍采用的技術為讓管技術。其中,彎曲變形后的管屏磨損主要是由于管屏膨脹受阻造成變形,在變形的弓形部位耐火澆注料磨損加劇,鍋爐廠在設計時需考慮管屏膨脹變形問題,如果發生了管屏變形嚴重的現象,則應從管屏膨脹、支吊以及信箱連接管道等設計方面考察分析,進而找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另外,民嚴重變形的部位采用少量更換的方式解決。第六項屬于施工階段造成的磨損隱患,需要在施工完畢后仔細檢查并削除。第七項,應做到重點部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
采用先進的結構設計解決了局部磨損以后,循環流化床鍋爐爐內水冷壁還存在由于其自身的流體動力場特性造成的區域性磨損,即“面”磨損,像爐膛出中轉向處水冷壁的迎風面、給煤這一側的側墻等。解決區域性磨損的方法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采用受熱面表面處理技術,即采用電、熱或等離子噴涂技術在受熱面表面噴涂一層高硬度的材料,該方法為被動防磨技術;另一種是采用主動多階式防磨梁防磨技術,該技術從主動降低貼壁流的灰濃度與速度著手,從根本上控制導致磨損產生的因素,該方法為主動防磨技術。
目前主要的防磨技術將在下篇中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