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熱爐冷凝爐襯和整體內襯技術
礦熱爐爐襯是盛裝爐料和液態合金的坩堝,需要能承受一定壓力和高溫,同時要經受 CO 和 O2 等氣體的侵蝕。國內從 1956 年吉林鐵合金誕生之初,主要采用炭磚內襯和耐火磚外襯為主的保溫型爐襯,至今大部分鐵合金生產廠家也采用了保溫型爐襯。爐襯材料研發和使用的目的是要讓爐襯使用壽命更長久,為鐵合金生產企業減少因爐襯損壞造成的停爐損失。
1、傳統保溫型爐襯的結構和特點
(1)保溫型爐襯,既能夠承受一定的壓力和高溫,減少爐內熱量損失,一定程度上提高能源利用率。
(2)保溫型爐襯溫度分布。模擬結果可作為實際生產參考,能直觀了解爐襯溫度分布,但不是實際運行過程的真實溫度,存在一定的溫度偏差。耐火磚層和炭質內襯層界面溫度約在 1300 ℃。普通 75# 高鋁磚荷重軟化點約在 1450 ℃。耐火磚長期處于高溫狀態下,隨著爐子運行時間增長,高溫疲勞強度下降。
(3)高溫情況情況下爐襯氣體壓力較大,氣體散發過程形成較大的通道,成為高溫合金液體滲漏的通道,同時高溫侵蝕也更加嚴重。
2、冷凝爐襯的結構和特點
(1)冷凝爐襯是近 30 年來國外爐襯發展的主流,其熱量散失原理與保溫型爐襯完全不同。
(2)冷凝爐襯的兩種主流結構。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冷凝爐襯是以美國優卡為代表的水冷爐襯和挪威埃肯公司開發的一種非水冷冷凝爐襯(圖2),這種爐襯的特點是爐襯厚度比保溫爐襯更薄。兩種冷凝爐襯雖然結構有所不同,但是原理都是相同的。美國優卡的水冷冷凝爐襯多用于具有高侵蝕性渣的高碳錳鐵爐和一些特殊爐型。埃肯的冷凝爐襯多應用于硅錳爐、工業硅爐、電石爐和硅鐵爐,可以不用水冷即可達到冷凝的效果。
(3)埃肯冷凝爐襯的溫度分布。25.5MVA 工業硅爐埃肯冷凝爐襯。底部耐火磚層和炭質爐襯界面溫度約在 870℃左右。
3、整體內襯的特點和發展
(1)整體內襯特點。用炭素搗打料整體打結而成的坩堝,經焙燒成型,無縫隙,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2)整體內襯結構特點。整體內襯主要特點是不存在縫隙,經焙燒成型后成整體坩堝。焙燒后會有細微的雜亂分布龜裂紋,但是不會存在天然的縫隙,能
夠有效阻止鐵水滲漏。
(3)國內在上世紀 90 年代也嘗試著用溫搗糊打結整體內襯,打結好的爐襯使用效果也能和炭磚接近。但是由于溫搗糊本身性能不夠理想,搗打溫度控制比較嚴格,大部分案例都不是很成功,最終也未能大規模推廣。
4 傳統炭磚和冷搗糊整體內襯對比
4.1 施工方式
4.2 炭磚爐襯滲漏機理
(1)炭磚在爐襯冷卻過程中收縮,炭磚間縫隙變大,起爐時縫隙無法恢復到原來尺寸,鐵水會從縫隙穿下去。炭磚單體密度高于冷搗糊焙燒后密度,但是無法形成整體內襯。
(2)炭磚熱導率比較高,在新爐襯起爐焙燒期間,爐襯溫度上升非常快,內部會形成大量氣體,排出過程中形成通道,成為漏爐隱患。
4.3 埃肯冷搗糊研究和經驗
(1)埃肯冷搗糊是上世紀 90 年代,埃肯為了更好地延長爐襯使用壽命,經由埃肯碳素團隊研發的世界上最早的冷搗糊產品,經過埃肯自有礦熱爐使用驗證其優異性能。目前已被世界上眾多鐵合金客戶采用。冷搗糊作為爐襯材料,首先選擇好的產品前提,其次是施工過程可控,最后是正確的焙燒。
(2)冷搗糊的焙燒是在礦熱爐內完成,埃肯對冷搗糊在不同的升溫速率下進行了測試,得到了不同速率下的性能對比數據,認為在 10℃/小時左右的升溫速率,能夠獲得最佳的焙燒性能。
3)冷搗糊施工過程必須是可控。骨料的粒度,粘結劑用量和溫度等決定了施工后的密度,埃肯對施工后冷搗糊密度進行測試試驗研究,研發出了適合產品特性的測量密度儀,全程控制施工后冷搗糊密度。
5 結 語
(1)礦熱爐爐襯冷凝爐襯的優勢是以延長爐襯壽命為目的,減少由于爐襯頻繁大修和新筑造成經濟損失。國內冷凝爐襯的發展相對比較緩慢,主要是和鐵合金廠家對冷凝爐襯的認知程度,冶煉技術以及設備參數匹配有關。
(2)整體內襯單體密度低于炭磚,但是能夠形成整體坩堝,沒有天然存在的縫隙,有效防止鐵水滲漏。整體內襯所有冷搗糊需要爐內焙燒,是一個緩慢傳熱的過程,爐內氣體能夠有效排除。
(3)礦熱爐爐襯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精心維護,啟停爐過程降溫速度越慢,爐襯應力得到充分釋放,降低開裂風險。爐子運行過程中需要注意電極長度,避免電極電弧燒損爐襯。配料碳平衡非常重要,缺碳操作會引起炭質爐襯的消耗。
上一篇: 現代高爐長壽技術的理論思考
下一篇: 硅質隔熱耐火磚與普通硅磚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