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循環流化床鍋爐點火燃燒裝置
利名稱:一種新型循環流化床鍋爐點火燃燒裝置專利申請號:201820592530.3
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循環流化床鍋爐點火燃燒裝置,它屬于鍋爐點火技術領域,包括點火風道,點火風道連接有外筒體,外筒體內設有一端開口的內筒體,內筒體開口端與外筒體遠離點火風道的一端密封連接,外筒體封口端設有伸入內筒體的霧化噴槍和點火裝置,霧化噴槍與點火裝置相配合,霧化噴槍穿過外筒體連接有進油管,內筒體的封口端設有錐形臺,錐形臺側面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與內外筒通道相連通的開孔,內筒體內側設有高強耐磨耐火澆注料層,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點火油與點火風的接觸點前移,點火風對燃燒產生的熱煙氣產生向前的推力,可有效避免熱煙氣進入內外筒通道,有利于提高設備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點火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循環流化床鍋爐點火燃燒裝置。
背景技術
點火裝置是循環流化床的重要部件,常規流化床鍋爐的點火裝置,點火裝置的工作原理為冷卻用的點火風從內筒和外筒中間的通道,通過均勻布置在內筒軸向的筒壁開孔中進入內筒,然后混合冷卻煙氣溫度,達到控制點火煙氣溫度在800度左右的目的。但是,由于內外筒通道的點火風,往往因阻力小直接從出口流出,形成了內筒壓力高于內外筒通道,且點火油運動方向與點火風方向相互垂直,使油氣與點火風的接觸點同開孔位于同一平面內,油氣燃燒產生的熱煙氣就容易從某個或某幾個孔進入內外筒通道,最終因為熱煙氣的長時間流經此通道,而將外筒體等部位燒紅燒壞,造成漏風漏煙,造成點火裝置頻繁維修更換,影響點火和安全運行,為業主帶來很多困擾。
實用新型內容
對于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型循環流化床鍋爐點火燃燒裝置,可以實現點火油與點火風的接觸點前移,點火風對燃燒產生的熱煙氣產生向前的推力,可有效避免熱煙氣進入內外筒通道,有利于提高設備的安全性與使用壽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循環流化床鍋爐點火燃燒裝置,包括點火風道,所述點火風道連接有外筒體,所述外筒體內設有一端開口的內筒體,所述內筒體開口端與所述外筒體遠離所述點火風道的一端密封連接,所述外筒體內壁與內筒體外壁之間形成內外筒通道,所述內筒體封口端設有伸入所述內筒體內的霧化噴槍和點火裝置,所述霧化噴槍與點火裝置相配合,所述霧化噴槍穿過所述外筒體連接有進油管,所述內筒體的封口端設有錐形臺,所述錐形臺側面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與所述內外筒通道相連通的開孔,所述內筒體內側設有高強耐磨耐火澆注料層。
優選的,所述開孔形狀設為近似于橢圓形,所述開孔設為偶數個,所述開孔繞所述內筒體中心線呈圓周陣列分布。
優選的,所述內筒體開口端設為喇叭口狀,便于高溫煙氣及時疏散。
優選的,所述高強耐磨耐火澆注料層厚度設為60mm。
優選的,所述內筒體與外筒體之間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立柱相連接,有利于增強所述內筒體與外筒體之間連接的穩固性。
優選的,所述內筒體與外筒體均采用不銹鋼材料制造,所述不銹鋼材料為1Cr18Ni9Ti。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現在:
本實用新型中內筒體封口端采用錐形臺設計,將開孔設計在錐形臺側壁上,使開孔方向與內壁軸向之間存在一定的角度,使點火風經開孔進入內筒后可以實現點火油與點火風傾斜接觸,使點火油與點火風的接觸點前移,涌入內筒體的點火風對點火油燃燒后的熱煙氣形成向前的推力,可有效避免內筒體因內外壓力差不同導致的熱煙氣外泄現象,有利于延長點火燃燒裝置的使用壽命,同時點火風經傾斜設置的開孔進入內筒體后可加速內筒體內氣體的流動,可有效降低內筒體內外壓力差。
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所作的舉例和說明,所屬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下一篇: 各種耐火材料的蠕變性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