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風爐從圍墻到內襯砌筑7個部位砌筑施工方案
1 砌筑前應具備的條件
砌筑前應具備下列條件:
(1)爐殼安裝驗收合格,焊縫檢測達到規范要求(或進行爐殼試壓),爐底鋼板上工字鋼安裝合格;(2)爐底鋼板下的壓力灌漿完畢,灌漿孔焊接嚴密;(3)爐箅子及其支柱的安裝符合設計規定。
2 熱風爐的噴涂
A 噴涂前的準備工作如下:
(1)施工前應進行一次試噴,以檢驗噴涂料的施工性能。必要時,應進行級配調整。
(2)檢查熱風爐爐殼的內半徑和橢圓度,并調整確定中心線。
噴涂施工前應以爐殼安裝中心為準,對爐殼全高分段進行半徑實測數據作出記錄,在一定允許范圍內可將中心適當調整(修正中心)以達到既能滿足砌筑的規定半徑誤差,又能滿足噴涂層厚度的基本要求。檢測通常按直筒段、錐部和爐頂部分別進行(內燃式熱風爐可按一段進行檢測)。
直筒部的爐殼檢測及中心線的確定步驟:在蓄熱室下部平臺安設的中心架中間放下8kg線錘,找好爐底中心,然后用細鋼絲拉緊固定,以此中心線為準,分段量出爐殼各點的半徑并分別記錄表內。經調整后確定為修正后的筑爐施工基準中心線。
爐頂部的爐殼檢測及中心線的確定步驟:以爐頂入孔法蘭中心為基準,放下8kg線錘,在上部平臺中心架上找好中心,然后用細鋼絲拉緊固定,以此中心線為準 ,分段量出爐頂爐殼下部直段各點和托板的半徑;并分別記入記錄表內,經調整后確定為該部位修正后的噴涂施工基準中心線。球部噴涂中心點確定還應借用弧度板。
錐部的爐殼檢測及中心線的確定步驟:將分別設在上部平臺和下部平臺的爐頂中心和直筒部中心,用細鋼絲拉緊固定。以此中心線為準,分段量出錐部爐殼和托板的半徑,并記入記錄表中,經調整后確定為修正后的錐部噴涂施工基準中心線。當爐頂部和直筒部的噴涂垂直中心線不完全在同一垂線,略有偏差時,允許錐部噴涂中心線是一根斜線。
(3)熱風爐各部(外燃式為蓄熱室,燃燒室和混合室等)的噴涂層精加工夾具的安裝。如蓄熱室直筒部的噴涂層精加工夾具安裝一般以1.8m為一段,上、下沿圓周三等分120°,爐殼上焊以螺帽用以連接。
B 噴涂施工
噴涂施工的操作要領按砌筑規范中不定形耐火材料有關耐火噴涂施工的要求和步驟進行施工。(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此類注意事項,若需要可回復信息,編輯發給你)3 蓄熱室圍墻的砌筑
當爐底板上焊有工字鋼并澆注一層耐熱混凝土時,耐熱混凝土表面標高應以煙道支管口的砌筑水平中心線為基準進行確定。耐熱混凝土可分兩次施工,即上部留30mm左右高度第二次抹灰找平。抹灰層達到一定強度后開始放線。
內燃式熱風爐的放線應以噴涂中心線為準,即將它自爐頂熱電偶孔放下線錘,吊至爐底,經檢查確認無誤后定為砌筑中心,并據此定出燃燒室中心。蓄熱室的十字中心線,燃燒室的十字中心線返在噴涂料層表面上,隨砌筑的上升而延伸。
外燃式熱風爐蓄熱室的放線基本與內燃式相同,也應以噴涂中心線為準,將爐體十字中心線返在噴涂料層表面上,以便拉線。
砌筑爐箅子以下圍墻和孔洞組合磚時,應用設置在爐箅子上面的活動半徑輪桿和線錘配合檢查圍墻與組合磚的垂直度和弧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否則將導致孔洞組合磚合門困難。
內燃式熱風爐圍墻可以噴涂面為導面進行砌筑。砌筑多環組成的圍墻時,應先砌內環,外環緊靠內環依次砌筑。若砌體與噴涂層之間有石棉-水渣填料時,填料應及時填充,填料頂面低于砌體表面的距離不應超過500mm。
外燃式熱風爐蓄熱室圍墻應按中心線進行砌筑。砌筑多環組成的圍墻時,由爐殼向爐內一環一環砌筑。同時要嚴格控制磚層的內半徑和平整度。砌工作層磚時,還應先將磚層線畫在隔熱耐火磚表面上。
霍戈文高溫內燃式熱風爐板塊化圍墻是以垂直膨脹縫為界,把圍墻工作層耐火磚分成若干塊,同時工作層耐火磚與隔熱層輕質磚之間設有滑動縫,砌體在高溫下可以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自由移動。每層磚均應嚴格按設計圖上的配磚表進行干排,控制好中心、半徑和磚縫,由爐殼向爐內一環一環的砌筑(不準加工合門磚),保證板塊間的膨脹縫尺寸并基本垂直。膨脹縫內清掃干凈后充填耐火纖維。
在爐殼每個轉折處(包括內、外燃式),上、下兩段圍墻砌體內的膨脹縫和滑動縫均應按設計仔細留設,每段托板的表面應用設計規定牌號的澆注料找平。
4 磚格子的砌筑
蓄熱室格子磚多采用六邊形上下帶溝舌的七孔格子磚。砌筑時每層交錯排列。上下格孔應對正。
四周邊緣與圍墻接觸處的格子磚在施工前按預組裝的尺寸提前進行加工。施工時,按預組裝圖“對號入座。不得在爐內進行加工磚(內燃式熱風爐圍墻以爐殼為導面砌筑時,格子磚邊緣加工磚允許在爐內進行,但必須采取相應防護措施)。
在砌筑磚格子前,應在圍墻砌體上按0°、90°、180°和270°四個方向彈出十字中心線,然后再在90°~270°線兩側分別彈出B、C列中心線(中心列為A列中心)。第一層磚格子通常應試砌。試砌時,應對準爐箅子中心格孔拉十字線進行。第一層砌完后,經檢查確認格孔與爐箅格孔相吻合,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方可進行第二層磚格子的砌筑。
各層磚格子均按圍墻上A、B、C列三條線進行控制。每層磚格子的砌筑必須從中心線開始,先砌上十字磚列,再依次從四個角向爐墻砌筑。相鄰格子磚問的膨脹縫應根據不同材質按設汁留設(一般黏土格子磚:4mm,高鋁格子磚:8mm,硅質格子磚:12mm),縫內填以膨脹縫板。膨脹縫板通常采用黃板紙或發泡苯乙烯板,接留設厚度尺寸預先加工成小塊。在砌格子磚的同時,將膨脹縫板貼在格子磚的側面(邊砌邊貼,不得漏貼),如圖7-65所示。待一層完整的格子磚全部砌完后,再按預組裝圖的編號順序砌上四周的加工磚。
磚格子與爐墻間應按設計規定留設膨脹縫??p內以木楔楔緊。既保持脹縫尺寸,又能使磚格子不易松動。
施工中要隨時清理磚渣或泥漿,防止格孔堵塞。施工間隙時,應在砌完的磚格子表面上鋪放膠皮防垢。
5 燃燒室與燃燒囂的砌筑
A 內燃式熱風爐眼睛形燃燒室與矩形燃燒器的砌筑某廠大型高爐內燃式熱風爐的燃燒室呈眼睛形.燃燒器為矩形。
砌筑燃燒室隔墻前,應在已砌好的圍墻耐火磚表面測設十字中心線。以便控制砌體的內徑和弧度。砌磚時,應設置木樣板和靠尺隨時檢查內審尺寸和垂直度。
施工時,圍墻與隔墻交替砌筑。為使隔墻兩端的膨脹縫、滑動縫留設均勻平直,尺寸、位置正確。施工中應將與隔墻接頭處的圍墻先行砌筑5~6層,接頭處的表面應嚴格保持平整;然后以該墻為導面,設置兩根厚度與膨脹縫寬度相等的木條,用來控制脹縫縫隙尺寸。
霍戈文高溫內燃式熱風爐板塊化自立式隔墻由多環磚(耐火磚和隔熱磚)組成,高溫區耐火磚犁帶有凸凹槽,每環磚之間設有滑動縫,往隔熱層與工作層間靠蓄熱室一側設置有耐熱不銹鋼板.以避免隔墻出現傾斜、裂縫和短路現象、砌筑時從蓄熱室向燃燒室方向 一環一環進行,砌筑要點參照一般隔墻和板塊化圍墻。
矩形斷面陶瓷燃燒器主要由煤氣,空氣兩個通道組成如圖7-68所示。通道墻為凹凸形連接的硅線石磚砌體。煤氣通道下部的外圍襯體采用粘土磚砌筑;空氣通道的外圍墻則由高鋁水泥和純鋁酸鈣水泥的耐火澆注料構成。
矩形斷面陶瓷燃燒器應分下、中、上三段進行砌筑。為保持煤氣通道、空氣通道的內空尺寸,應以燃燒室十字中心線為準進行畫線;砌磚時,還應沿煤氣通道、空氣通道兩端墻角逐段地支立四根標桿,將每段的規定標高線分別畫在標桿上,并以該標高線為基準畫出墻體的磚層線,作為砌筑的控制線,從而保證砌體的橫平豎直。
砌筑煤氣通道斜形道兩端支立梯形樣板,樣板上標出磚層線和最上層表面標高,以此作為斜道的內空尺寸。
空氣道砌筑時每層磚都要進行干排、驗收,將不合適的磚挑出來,避免合門磚加工。
采用分段法施工時,燃燒室墻(含隔墻)的砌筑應領先相應高度的通道墻磚砌筑,但二者高低差不宜太大。
為加強導流板和通道側墻的穩定性,設計規定了一定數量的支撐磚和錨固件。砌磚時,應嚴格按設計位置留設,不得遺漏,并將其平直地嵌入,不得一端翹起。
煤氣通道中設置一個導流板,以調節煤氣的流量,導流板由A、B、C、D、E、F等耐火預制件組成。
各層預制件的安裝應配合煤氣通道墻依次進行砌筑。上層預制件的銷子在插入下層預制件的套管以前,套管內灌注2/3深度的環氧樹脂粘結劑,使二者粘成整體。澆注孔和吊裝孔在預制件安裝后用高鋁水泥耐火澆注料充填。
B 外燃式熱風爐燃燒室和燃燒器的砌筑
燃燒室圍墻的砌筑,應以爐殼噴涂中心線為準,控制砌體的內半徑。砌筑圍墻的第一層撂底磚時,應根據助燃空氣口中心下返,找好基準,使下部3個孔口(且燃空氣口,焦爐煤氣口呼混合煤氣口)組合磚的底層標高與之相符。同時還應在下部三孔的中心支設半徑輪桿控制半徑。砌筑下半環組合磚層時,應與圍墻相應磚上層同時進行。由多環磚組成的圍墻亦應先外后內依次進行,以保證砌體磚縫泥漿飽滿和內半徑符合設計規定要求。
某廠外燃式熱風爐燃燒器為三孔式燃燒器下部為同心圓隔墻,上部燃燒口全部由堇青石磚組成。
砌筑下部隔墻時,應在燃燒室中央安設中心輪桿,隨砌隨檢查隔墻的半徑并應嚴格保持兩環隔墻頂面標高和水平度,否則,將導致上部燃燒器組合磚前,應以爐內十字中心線為準,沿圓周按15°角分別畫在圍墻磚層面上。砌筑時由中心開始向外逐環進行,并按照組合磚號順序對號入座。如產生環向半徑或磚縫有出入時,應在其15°角區內加以控制和調整,并注意每個通道外表面的磚層不應產生錯臺。每砌完一層磚即進行色縫清理。
6 爐頂的砌筑
A 懸鏈線形爐頂的砌筑
懸鏈線形爐頂摞底前,應根據圓柱段最上層磚表面的設計標高,確定托板上抹灰層標高,并在爐殼噴涂層上按一定的間隔畫出若干條水平線,并控制磚層的層高和水平度,砌筑時,可支設半徑以控制和檢查砌體的內徑。
弧形段的磚層應用金屬卡鉤進行砌筑,上層磚借助卡鉤的長臂固定在下層磚上,開始時,每砌4~5塊就需要用一個卡鉤,往上隨著斜度的增大,增加卡鉤數量。到最后幾環磚時,每砌一塊磚就需用一個卡鉤,并且每環磚的卡鉤應在合門后才能拆掉。
控制弧形段砌體的幾何內形,一般采用轉動樣板,如圖7-73所示。轉動樣板由五合板制成,固定在中心軸上,沿軸可轉運。五合板板面上標有磚層線,作為每層磚砌筑時的導向線。與此同時,還應逐層檢查砌體的水平半徑及高度尺寸。每層磚的水平半徑,高度尺寸的具體數值系根據水平內徑和角度計算求得。
當磚的外形尺寸誤差超過標準規定時,會導致弧形段砌體的高向斜度上產生偏差。因此,事先應通過預砌筑和計算,確定磚加工,予以糾正。砌筑時還應經常檢查砌體的高向斜度。
弧形段外環耐火隔熱磚(含耐火纖維)應與內環耐火磚同時砌筑,不宜相隔太遠。
測溫孔段為爐頂的收口部位,呈喇叭形。砌筑前,下部支設小型拱胎和中心輪桿,進行找圓。測溫孔磚宜采用組合磚,否則,事先應進行加工、預組裝編號,以便施工時“對號入座”。
爐頂關節磚結構見圖7-74。某廠爐頂關節磚結構由兩組關節磚組成,每組分為52個板塊,每個板塊之問留設15mm膨脹縫。關節磚由具有凸凹槽的異形磚成對組成,其接觸面光滑,前后可以移動。爐頂砌筑用材料、機具和人員從朝天孔進爐。
關節磚砌筑同樣采用轉動樣板控制爐頂半徑、弧度和幾何形狀。與一般爐頂用的轉動樣板不同的是,中心管要加大(宜用φ120mm×8mm的鋼管制作),以便加焊爬梯、作為人員進出爐用。
關節磚砌筑要點如下:
(1)每一個板塊的關節磚均應進行預裝、編號,自成一體,不得混用;(2)砌筑關節磚之間,應在下面支撐墻面上作出52等分的標記;(3)每個關節板塊的底部硅磚,必須砌筑在等分線之間,每砌完一層磚后均應借助轉動樣板,檢查和控制每層磚的高度、角度和半徑,確保頂部光滑、標高正確;(4)每個關節板塊應沿圓周方向均勻向上砌筑(可以從任何一個關節板塊開始)。第一層關節磚的上表面應平滑、且整個圓周處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鄰兩板塊之間的膨脹縫內夾入規定厚度的C型聚乙烯板;(5)在砌完的每一對關節磚之間應用木楔固定,以保持關節磚上部砌體的穩定性,待爐頂全部砌筑完后,拆除所有的木楔。
(6)第一組最后一層關節磚的上表面也必須是平滑的,板塊內的每塊磚及周圍方向上的每個板塊都不得偏移;(7)砌筑第二組關節磚時可以先預排,必要時進行局部研磨,以確保穩固不擺動;(8)在第一組關節磚的上表面灑些干硅粉后,從每個板塊兩端開始砌筑第一二組關節磚;(9)高度方向每砌完四層工作層磚,鋪貼背后膨脹縫用的耐火纖維氈,然后逐層逐環砌筑輕質磚,最后充填輕質磚與爐殼噴涂層之間的澆注料;(10)所有關節磚砌筑完后,應進行二次勾縫和清掃,切記拆除關節磚之間的木楔。
B 外燃式熱風爐爐頂及聯絡管的砌筑
某廠外燃式熱風爐蓄熱室和燃燒室爐頂均呈半球形,中間以聯絡管相接。聯絡管下半部與爐頂下部的直筒段相連,上半部則與爐頂相連。管口組合磚中心線與聯絡管中心線成10°的傾角。
爐頂及聯絡管成同時進行砌筑,砌筑前,按施工順序分別將半徑輪桿,弧度樣板回轉輪桿等配合進行安裝。
爐頂的放線工作:通過爐頂法蘭中心放一線錘的垂直中心線,找出爐頂砌體的中心點作為砌磚的基準。
砌筑爐頂下部直簡段爐墻時,應用半徑輪桿控制內徑,并應嚴格控制其頂部標高和水平度要求,使其與聯絡管下部第一層組合磚的底面標高相符。必要時應進行加工找平。
聯絡管組合磚砌體由三環磚組成:內環磚、中環磚和外環花瓣磚。聯絡管下半圓砌磚時應依次由內向外進行“對號入座”。此時還應注意要以聯絡管預組裝圖的實際內半徑為準進行控制,避免發生直徑尺寸差異導致砌筑困難。為控制連接管第一環組合磚的傾角,砌筑時,借助支設的樣板輪桿(檢查下半部用)和回轉輪桿(檢查上半部用)來檢查。
球形爐頂應逐環進行砌筑,先將磚干排、驗縫并注意其放射縫與爐頂半徑方向相一致,以免造成錯臺或形成三角縫。砌筑時,亦采用金屬卡鉤的方法加以固定。爐頂的最后數環磚應采用插板式拱胎進行砌筑。
7 孔口組合磚砌筑
熱風爐本體及熱風管道各孔洞組合磚砌筑,一般是下半圓支設中心輪桿,控制半徑依次砌筑花瓣磚、外環磚和內環磚,上半圓支設拱胎,依次砌筑內環磚(工作層)、外環磚和花瓣磚,圍墻(管道)磚緊跟砌筑。因孔洞幾何形狀和磚型較復雜,為保證砌筑質量,防止現場出現二次加工的現象(愈加愈亂,愈難砌筑),組合磚砌筑必須遵守一個原則,堅持五個嚴格,一個嚴禁的操作方法。即遵守按組裝圖“對號入座”依次砌筑的原則;嚴格保證組合磚底部標高和水平度,嚴格控制十字中心線,嚴格控制砌體橢圓度,嚴格控制砌筑磚縫,嚴格做好質量檢查和交接班工作;嚴禁在砌筑過程中隨意加工任何一塊子磚
上一篇: 不銹鋼纖維市場漲后維穩
下一篇: 回轉窯耐火磚的砌筑